
法国杜克洛斯卢斯城堡达芬奇公园2012年门票
【画名】《蒙娜丽莎》Mona Lisa,别名《永恒的微笑》
【作者】列奥纳多·达·芬奇
【尺寸】77×53cm
【馆藏处】卢浮宫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巨匠达·芬奇用四年之久创作的一幅肖像画。500多年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几乎令全世界的人都为之倾倒。
据说,蒙娜丽莎是当时佛罗伦萨城一位商人的妻子,达·芬奇受商人的雇佣,为蒙娜丽莎作一幅肖像画。等画作好后,达·芬奇却舍不得把它交出去,而是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后来,他去了法国,于是这幅画也就被带到了法国,现在《蒙娜丽莎》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内。
在创作过程中,达·芬奇为了表现一种富有人性之美和生活之美的理想形象,他不断给蒙娜丽莎讲有趣的事,还特意请人在帷幕后面演奏美妙的音乐,以使她保持愉悦的表情。在细微的观察下,达·芬奇终于捕捉到了她最微妙的表情和最动人的瞬间——于是,就有了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在构图上,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蒙娜丽莎端坐的身姿与交搭的双臂,都被结构在一个金字塔的三角形构图中,于是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蒙娜丽莎深暗的服饰与明亮的肌肤,形成富有对比的光感节奏。特别是面部、胸部和手部那自然而富于变化的明暗转折,精致、微妙地表现出人体肌肤的弹性与质感,尤其是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而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以及身份和阶级地位,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锐。
此外,几笔流畅的衣纹,不经意地点缀出服饰的华丽质地。背景的处理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石桥、流水、树丛、小径都在朦胧的空气中向远方蜿蜒隐去,以虚幻的空间将实在的人物形象推向观者的眼前。
从技法与构图层面来看,《蒙娜丽莎》充满了许多不解之谜。比如,画面上那些微妙的色彩和明暗的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呢?如果仅看画的表面,全然不见类似波提切利那种明快的线条,只见纤细的色彩浓淡画法。直到近年,在X光摄影的先进科技协助下, 这个充满神秘的天才技法才初次明朗化。原来,达·芬奇是以一种灰色松鼠毛制成的极细的笔,沾上用溶剂冲淡的颜料,一次又一次地反复使用格列兹画法,表现出颜色的变化,最后以手指晕染出轮廓,加以润饰收尾。
关于《蒙娜丽莎》有很多轶闻。比如,几百年以来不少收藏家都声称他们藏有真正的《蒙娜丽莎》,数量居然达60幅之多。更有趣的是,美国缅因州伯特兰美术馆在1984年收到一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而且经测定,此画确实是当年达·芬奇的手笔。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目前卢浮宫内收藏的《蒙娜丽莎》是一幅赝品,其依据是1911年发生的那起盗窃案。在那起盗窃案中,《蒙娜丽莎》失窃。两年后,它出现在意大利,但是画面上蒙娜丽莎身后两旁的廊柱已经被切掉了。几年后,《蒙娜丽莎》被归还卢浮宫。但许多专家都认为,这次失而复得只是一场烟幕,真正的《蒙娜丽莎》已经被一位富有的收藏家重金收购,挂在卢浮宫内的只是一件赝品而已。

法国巴黎博物馆2002年1日通票

法国巴黎博物馆2005年3日通票

韩国首尔特丽爱3D美术馆门票

新加坡特丽爱3D美术馆2015年门票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