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上的名画(42)《捧果蓝的少年》—卡拉瓦乔

陈涛
显示日期2015-09-09;访问次数:1003; 电脑端

proxy_缩小大小.jpg

博盖塞美术馆2013年门票

  【画名】《捧果蓝的少年》

  【作者】卡拉瓦乔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

  【年代】1593 年

  【材质】布面油画

  【尺寸】70 x 67 cm

  【馆藏处】意大利罗马博盖塞美术馆Galleria Borghese, Rome

   卡拉瓦乔出生于1571年9月29日,原名叫做米开朗琪罗·梅里西。他的父亲(米兰公爵的建筑装饰总监)给他起了这么一个“大师的名字”,或许就是希望他像前辈大师米开朗琪罗一样,也成为一个艺术大师。卡拉瓦乔的家乡是伦巴底一个叫卡拉瓦乔的小村庄,成年之后他给自己取名为卡拉瓦乔即典出于此。1584年4月5日,父母双亡、13岁的卡拉瓦乔被哥哥正式送到米兰画家西莫内·佩特查诺的画室去当学徒,为期四年。

   西莫内·佩特查诺虽自称是提香的门生,但画艺并不高明。卡拉瓦乔在他那里学会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却对他所追求的“优雅轻盈”的矫饰画风不感兴趣。他在合同期满之后立即离开了佩特查诺。1593年卡拉瓦乔来到罗马,那一年他22岁。罗马给这个年轻人上的第一课,就是告诉他现实生活的严峻。

   卡拉瓦乔刚到罗马时居无定所,衣食无着,只能到那些已经站稳脚跟的画室里打零工,给那些二三流画家当帮手。工作之余,便跟着那帮小哥们儿喝酒赌钱,流连欢场,排遣时光。这使卡拉瓦乔的心理出现巨大的反差:一边是富丽堂皇的宫殿和教堂,一边是肮脏阴暗的陋巷和斗室;一边是高雅华丽的艺术殿堂,一边是丑恶畸形的现实社会;一边是高远宏大的理想画面,一边是朝不保夕的生活场景。卡拉瓦乔渐渐感到手中的画笔不再那么听话了,以前临习的那些名家大作,那些神圣的、庄严的、完美的、色彩艳丽、构图匀称的画面,在他手里变成了灰暗的、倚斜的、残缺的东西。他觉得这才是真实的艺术。他不再关心天堂是圆是扁,他只关心眼前的凡尘俗世。他的艺术要呈现的是当下。有人问他,你要找谁当模特儿?他朝街上一指说:“他们”。他把那些酒鬼小贩赌徒流浪汉都拉进画室做模特儿。他宁可让自己的画面粗糙笨拙,也不愿意画出虚假的优雅和精美。他此时并不清楚,其实他这样做恰恰是把文艺复兴时期诸巨匠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在此期间,卡拉瓦乔被席卷意大利半岛的传染病击中,在医院里住了半年时间,才得以保全性命。这段濒死的经历,给卡拉瓦乔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彻底颠覆了他学画多年形成的美学观念。这种深刻的变化显现在他出院不久所创作的一幅名作里,这幅画就是《病了的酒神》——这实际上是卡拉瓦乔的一幅自画像,画中的酒神巴卡斯就是画家以自己为模特绘制的。巴卡斯本是青春和美貌的象征,是诗歌和绘画的灵感之神。可是画中的巴卡斯却是个病恹恹的男子,面有菜色、嘴唇泛白,两眼无神,满脸无奈。他不再将凡人神格化,而是将酒神打入凡间。向来衣冠楚楚的狂欢之神,此刻流露出的却是狂欢后的空虚与茫然。再看看他手上的葡萄,虽然颗粒还算饱满,但显然已过了保质期。除了葡萄之外,桌子上只有两只小小的杏子,难道这位酒神也贫穷到如此地步了吗?再看看拿着葡萄的那只手,无力地弯曲着,指甲间满是油腻污秽。这完全是卡拉瓦乔版的酒神巴卡斯,他是人,不是神。而敢于把他拉下神坛的,正是画坛上死而复生的勇士!

    从法国来的富商瓦朗坦在罗马开了一家画店,代售卡拉瓦乔的画作。卡拉瓦乔由此步入职业画家的行列,也就是在这前后,他开始在画作上署名“卡拉瓦乔”。据说瓦朗坦给卡拉瓦乔提出的建议是,希望他多画些宗教题材的作品,因为这类题材比较畅销,回头的订单也多。但是,这位执拗的青年艺术家却并没有照方抓药,他要依照自己的性情画自己喜欢的题材。于是,那些伴随着他浪荡生活多年的人物和情景,一一被他收入画面,赌博的、算命的、作弊的、酗酒的、弹琴的,凡此种种,各色人等,向来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题材,却被卡拉瓦乔描绘得绘声绘色栩栩如生。这些作品在后人写的绘画史上被誉为石破天惊之作,可是在当时却知音寥寥。卡拉瓦乔没想到,他的知音居然是红衣主教法兰西斯科•马利亚•德蒙特。他在瓦朗坦的画店里一眼相中了卡拉瓦乔画的《赌博》。不但买下了这幅画,还邀请卡拉瓦乔搬进他的宫殿来住。

   卡拉瓦乔欣然搬进了主教的宫殿,他的才华在这样的氛围里焕发出惊人的创造力,他一生中那些最阳光最明亮最轻松最艳丽的画作,差不多都是在德蒙特主教的画室里创作出来的,譬如《捧果篮的少年》、《奏乐者》、《弹鲁特琴的人》以及重新绘制的一幅《少年酒神》。

  《捧果篮的少年》是一幅肖像油画,也是一幅静物油画,因为画中捧果篮男孩的脸和他手捧着的水果篮,各占了同样比重的篇幅。卡拉瓦乔最喜欢描绘“生命稍纵即逝”的主题,即使是在这幅蕴含着各式色彩,主角亦俊美白皙、正值青春年少的明亮画作《捧果篮的少年》中,我们仍能嗅出“时间”与“死亡”的哀愁。

     《捧果蓝的少年》与文艺复兴时期巨匠们优美精致的作品有天壤之别,这正是卡拉瓦乔有意逆势而为。画中果篮里由鲜绿变成赭石色的、仿佛正在变软的水果和逐渐枯萎的叶子,暗示着尘世万物的稍纵即逝。那些熟透的水果在枯萎,叶子在卷缩,好像一切都会很快地回归到死亡的黑暗之中,而光和画家的笔触又把它们从黑暗中急速抢救出来一样。将《捧果篮的男孩》中那种高超的静物描绘技术发展到极致的,是后来的那幅《水果篮》。这是目前有据可考的美术史上最早的一幅静物画。卡拉瓦乔呈现给我们一个最真实的自然,他寻求的不是美,而是真。所以,他画出正在枯萎和死亡的水果,有明显被昆虫侵咬过的痕迹,用以呼唤人们注意万物最终的结局。

proxy (1)_缩小大小.jpg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5-09-09 12:31:07

一位名画家的经历,平凡又曲折。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5-09-09 13:36:55

欣赏名画,学习知识.谢谢.

姓名:雨人; 时间:2015-09-09 14:44:06

欣赏了!!!!!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5-09-09 15:06:09

学习欣赏了。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5-09-09 15:56:56

名画家开始历来不被看好,但都反映着生活中经历和磨难,最终成为名画家。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5-09-09 16:06:41

欣赏了!谢谢!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5-09-09 18:11:22

欣赏了!谢谢!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5-09-09 20:50:10

欣赏了!谢谢!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5-09-09 21:07:01

欣赏名画,学习知识。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5-09-09 22:17:20

谢谢!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5-09-09 22:57:02

看画作,作者的笔法从少年的表情、肩膀、手背的刻划很细腻,正如文中所说一样‘仍能嗅出“时间”与“死亡”的哀愁’生动。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