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柬漫谈之二:通知、邀请函与请柬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通知、邀请函和请柬,这三种物品,其目的都是参加活动的依据,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哪些是我们常说的门券范畴?哪些值得我们收藏?
通知,是运用广泛的知照性公文。用来发布法规、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项事务等。简单讲就是上级给下级要求执行事宜的命令,具有强制性,收文单位和发文单位是具有上下级关系的隶属单位。这些通知中,要求诸如参观展览、会议等的通知是否具有门券性质?由于通知内容要求下属单位组织人员参观参加,而具体参观事宜一般另行联系或者直接参观参加,因此说通知不具有门券属性,所以,通知,不是门券,不属于门券的范畴!
邀请函,是活动组织单位邀请亲朋好友或知名人士、专家等参加某项活动时所发的请约性书信。它是现实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日常应用写作文种。邀请函邀请的对象和组织单位没有隶属关系,不是通知中的下属单位,是知名人士、专家和好朋友等;而邀请函所涉及的活动,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类似于展览、座谈会之类的实体现场活动,而另一类则是邀请名家提供书法、画作等作品参与诸如展览之类的活动,属于征稿邀请函,显然,邀请函中,前一类具有门券的属性,和请柬具有相似性(后面会谈到),可以作为门券来收藏,后一类征稿邀请函类则不是门券的范畴。
请柬,又称为请帖、简帖。活动组织单位或相关单位为了邀请客人参加某项活动而发的礼仪性书信。请柬的接收单位包括上级单位领导、兄弟单位领导,专家,学者,劳动模范等等有关的领导和相关执行人士。刚刚过去的国庆大阅兵,有四万人员参加,他们人手一份请柬,从报道出来的消息看,包括各地劳模、抗战老兵或亲属、国外国家元首和外交官员、国外当年援华老兵、普通市民、人大政协代表以及各方面代表等等。请柬受邀对象都是尊贵的客人,和邀请函相比,受邀对象中多了上级单位和兄弟单位领导或代表,再就是请柬都是实体活动的请柬,是邀请参加活动的凭证,理论上都是我们所说的门券,也因此都是我们收藏的范畴。
也就是说,理论上讲,通知不是门券范畴;参加实体活动的邀请函和所有的请柬是我们所称的门券,是我们收藏的范畴,在以后的讨论中都以请柬来代表,不再详细单列。
敬请欣赏下篇:请柬漫谈之三:历史上请柬收藏的展览。
原载:朝花论坛
【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