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大战旧址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国保编号是6-0981-5-108,。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在徐州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在李宗仁将军指挥下,在台儿庄苦战26天,消灭日本侵略军2万余人,取得了台儿庄战役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列入国保保护范围的台儿庄大战旧址主要包含了清真寺、关帝庙等。
1、清真寺位于北门里,占地3333平方米,台儿庄大战中,清真寺为186团的指挥所,因此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七天七夜的拉锯战役,寺内外尸体遍地,血流成河。现存讲堂、房舍墙壁上弹痕累累,其中一处被中国革命博物馆起走收藏,作为日军侵华的罪证,以教育后人。

2、新关帝庙
新关帝庙位于台儿庄城区顺河街东侧,台儿庄大战期间,国军第2集团军第30军第31师师长池峰城将军,曾将指挥部迁至此处,城防司令王冠五的186团团部设于庙内,指挥巷战,在战斗最为惨烈的时刻,我守军伤亡达80%,日军一度占领台儿庄四分之三的领土,我军仅据东南一隅,在这种情况下,31师师长池峰城毅然下令炸毁了唯一的运河浮桥,抱定与台儿庄共存亡的决心,指挥士兵与日军背水一战,并在新关帝庙组织了57人敢死队,由王范堂率领,幸存者仅有13人,我方又夺回了城西北角阵地。尔后,池峰城又组织残余士兵、宣传队员、担架队员、炊事员八方出击,一夜收复台儿庄四分之三,为反攻击溃日军打下了基础。当年的一场战役,使新关帝庙80余间房屋大部夷为平地,现仅存关公殿三间和三块乾隆年间的立碑供人们瞻仰。
除了以上两处旧址外,为了纪念历史和发展旅游,台儿庄政府又陆续复建了火车站、中正门等建筑,还修建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这些建筑并没有被列入国保。


火车站位于西门外,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中兴煤炭公司负责人张连芬为运煤而建,为造型独特的哥特式建筑。在台儿庄建有南北两站,台儿庄大战时,火车北站为中国军队运输后勤物资的主要装卸站,所以成为中日双方争夺的焦点。大战期间,为中国军队运输后勤物资的主要装卸站。蒋介石曾亲临火车站观察战事,李宗仁也多次莅临,并于胜利后的4月8日在站牌下留影,成为台儿庄大捷的永恒纪念,永载史册。站牌旁还保留50米长的铁轨,战后台枣支线及火车站遭到严重破坏,于1945年拆除。 在台儿庄火车站旧址,还陈列着一台由济南铁路局枣庄段赠送的1920年左右上路的火车头,结束了台儿庄有火车站而没有火车的历史。当年的防空洞等仍然保存完好。1993年台儿庄区政府按照当年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在原址上修复了站楼房,并于1999年设为李宗仁史料馆。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坐落在山东省枣庄市古运河畔的台儿庄城西南郊,面积6000平方米,是国家5A级景区。1992年奠基,纪念馆占地3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展览馆共有三个展室,书画馆和全景画馆。整个纪念馆融展览馆、书画馆、影视馆、全景画馆为一体,气势雄伟,庄严肃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