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券研网同行”征文(4)券研网是我“家”,我是券研网一份子

河北省:张友仁
显示日期2015-10-10;访问次数:534; 电脑端

券研网是我“家”,我是券研网一份子

河北   张友仁

 

在券研网开通十周年之际,谈谈我与券研网的五年情结。

2007年才开始接触电脑,当时对电脑使用可以说一窍不通,什么鼠标、猫、键盘、文档、U盘等等词汇,都是新名词。在单位工作期间,接触的都是钳子改锥榔头锉,重新熟悉电脑这新鲜玩意儿,有赶鸭子上架之感,学起来困难重重,加之身边人又没有熟练使用电脑的,无法请教。好赖自己还有些文化,问问教材,字斟句酌照猫画虎地参照教材多次演练,才算稍懂些皮毛知识。

2009年自己有了第一台旧电脑,亲戚替换下来换代不要的,熟练了几个月后,交了上网费,才算正式与外界联系了。2011年一次在与老乡周晓萍闲聊时,她告知券研网是券友和门券交流的好平台,并帮助我注册登录。

打开券研网,第一次浏览了网站文章,非常让我高兴和惊奇,让我知道了还有专门展示券友才华的平台;知道了还有让券友畅所欲言的发表门券知识的网站;知道了能展示门券专集的展场。每天打开电脑,都会第一时间翻看券研网的文传、门券图片和信息。每次看券友的文章,都深深体会门券内涵的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券研网真是我的知识源泉。

看到券友纷纷发表的文章,也萌发了我试写欲望,写什么呢?

家在唐山市,1976728日的举世闻名的唐山大地震,让世人有深刻记忆。2010101日,唐山地震博物馆开馆,至20111110日停止售票,在一年多时间里,地震博物馆售出的门票,按门票编号我做了大概的统计。于20111115日,我撰文《唐山地震博物馆参观券使用概况》第一次通过券研网刊登发表了。虽然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写作的经验,但能在众多券友和前辈浏览的网站里亮相,并给以点评鼓励,让我受宠若惊。

万事开头难,在券研网跨出了第一步,在以后的步伐中就要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继续走下去。在行进中,把握住写作的道路方向,取众家之长,弃自家之短,获取更多知识,在学习努力中前行。

记得在2011年、2013年,券研网举办诗词会友活动,券友们积极参与。我也跃跃欲试,但自己对诗词歌赋可以说一窍不通,写了几首没韵没仄,甚至连顺口溜都达不到所谓诗词,自己不满意,但苦于无人指点。这时四川赵宜生老师在券研网发表了诗词写作的入门教材,阅读后深受其益,大有“旱田逢雨露”“心有灵犀一点通”之感。立刻按赵老师教授的写作诗词规则着手修改,刊登发表。2011年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首;2013年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获奖不是目的,从参与诗词会友中,得出一个体会,学无止境,只有努力勤奋,定会有收获。自己也在获奖中得到反思,促使我加倍地学习,尽最大努力参与券研网的各项活动,为券研网做出点滴贡献。

我老伴是贵阳人,与我结伴已经40年了,南北相隔甚远,不能和家人长时间团聚,为圆老伴与家人团圆之梦,2012年夫妻俩在贵阳小住了半年,老伴和家人天天相聚,高兴地眉头都舒展开了。期间,旅游是必不可少的,或自己游览或与家人同游,真正体会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兴高采烈欢聚一堂的感觉,老伴乐开了怀圆了梦。我们在贵阳自己租房,没有电脑,不能浏览券研网,也让我深深苦恼。半年中自己旅游了贵州许多留恋望返地优美地方,旅游回来立即写游记,怕时间长了会遗忘,因为没有办法查资料,只能凭感觉和参观印象写游记。写了游记,无法发送稿件刊登,真有抓耳挠腮无计可施之感。没办法,只能拿着写好的草稿到网吧去上网传送稿件,每次到网吧都要先打字,后下载图片,一篇文章需3-4个小时才能传送给券研网。虽然很累,但自己的作品能及时在券研网与券友见面,感到很欣慰。我的《贵州行》系列游记共写了13篇,从201210月——20132月发表了8篇,其中有4篇是在网吧完成上传的。所以电脑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券研网成了我交流和展示平台。

2014125日,《历史上今天——一张潘家峪惨案幸存者签字的门票》文与券友见面,后在王建池站长的倡议和支持下,“券说历史上今天”成为券研网的系列栏目,并有众多券友的踊跃参与共同撰文,让栏目越办越火,全年100篇的文稿,创下了栏目高产量。因我喜欢历史题材的文章,在“券说历史上今天”这基础上,于今年推出了姊妹篇“史海回眸”栏目,回顾历史发生的人和事,用门券加以佐证。通过办这栏目,确实耗费了我许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也给我了更大的益处:有了时间观念,为了赶时间,必需提前撰文,让待发表的文章赶在时间前面。有了紧迫感,稿件发表的间隔,自己有个规定,按20天一篇的定量,全年需18篇,因为有压力,所以前半年我积极筹稿加工,基本完成了全年稿件量。有了学习嗜好,为保障稿件内容的真实性、知识性,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和文献,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几年的时间与券研网同步,成了我作息的规律,只要在家,没有事情,第一项活动就是浏览券研网。如果外出,心中总好像缺点什么,千方百计地借手机上网浏览。券研网真真正正地成了我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精神寄托。

券研网让我获取许多知识、让我有了发挥展示的平台、让我结识众多良师益友、让我退休后空虚的情绪得到慰藉。总之,券研网是券友之家,是券友交流平台,是门券信息的传播网站。券研网是我家,我是券研网的一分子,我喜欢在券研网中遨游,更愿意在券研网里博浪。我爱券研网,更爱券研网浩瀚券海。

愿券研网借十周年庆典之际,讴歌高唱,收藏勇攀高峰;继往开创,研究再铸辉煌。

 

 

 

作者近照

 

 

 

 

 

作品编辑:张景生,网页编辑:张宝贵

编辑:张宝贵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15-10-10 00:18:27

真情实感!张老师,学习了!我老家是唐山的,并亲历了76年大地震。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5-10-10 01:46:42

张老师对券研网的感情,令我肃然起敬!一年18篇的稿件,不是一般券友能做到的呀……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5-10-10 02:42:33

张老师执着和坚持的精神令人钦佩不已!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5-10-10 04:31:34

融入券研网,资源共分享。非常感人!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5-10-10 05:14:59

得知张老师能熟练的操作电脑 我是自叹弗如。论年龄我也许还小张老师几岁 想来自感汗颜。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5-10-10 08:23:16

张老师学习电脑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学了几次,记不住,就放弃了。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5-10-10 08:31:03

人称唐山人是“老坦儿”,一点不错,就是老实坦率,张老师就是代表。

姓名:胡保平+0请;25; 时间:2015-10-10 08:34:26

情系券研网,搏击有方向。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5-10-10 08:47:37

感人的好文章!

姓名:曲克彬; 时间:2015-10-10 09:28:08

赞! 好文!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5-10-10 09:52:57

友仁先生的丰富学识和豪爽情怀是我学习的榜样!

姓名:雨人; 时间:2015-10-10 09:55:31

文章感情真挚,无不透露出对网站的喜爱之情!!!!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5-10-10 10:18:42

张老师学电脑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姓名:甄文兴; 时间:2015-10-10 10:49:25

文章写得实在、感人。在这里我们确实学习了很多知识!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5-10-10 12:20:29

情系券研网,文章很实在,也确实感动人。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5-10-10 13:06:41

热心的撰稿人,可敬的张老师!

姓名:汤汉军; 时间:2015-10-10 13:26:55

情系券研网,文章很实在,非常感人!

姓名:刘运峰; 时间:2015-10-10 16:22:16

去网吧传送稿件,外出借手机浏览券研网,好样的!可敬的张老师!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15-10-10 17:04:29

敬佩!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5-10-10 17:36:27

心系券研网,情路在平台。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5-10-10 18:35:56

文章真实感人,赞!!!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15-10-10 18:38:40

拜读了,研究网的忠实参与者。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5-10-10 19:40:25

朴实无华,感人!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5-10-10 20:22:01

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非常感人!!!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5-10-10 21:02:44

无论在何方,心系券研网,真情处处现,我等好榜样。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5-10-10 21:51:53

网站的忠实作者与读者,赞!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5-10-11 07:23:30

学习张老师!向张老师致敬!!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5-10-11 14:26:52

实在、感人的好文章!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5-10-11 21:06:06

实在感人,赞一个!!!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5-10-11 21:27:41

文章实在,非常感人!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