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蜀王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保编号为:4-0076-2-020。明蜀王陵位于成都市区以东5公里的十陵镇,是明代帝王蜀藩王家族陵墓群。共计十座,即五座蜀王陵、三座蜀王妃墓、二座郡王陵;分别名为:僖王陵、昭王陵、僖王赵妃墓、僖王继妃墓、黔江悼怀王陵、怀王陵、惠王陵、成王陵、成王次妃墓、半边坟郡王墓。墓群以僖王陵和成王陵为中心,各陵依势分布。
目前仅发掘了僖王陵和昭王陵,僖王陵于1979年经考古发掘清理,出土了500多件彩釉兵马俑、舞乐俑等珍贵文物。地宫全长28米、宽8.96米、高6.59米,仅恢复后的阶梯就达14米。其后殿正壁中心镶嵌的圆形镂空描金彩釉双龙盘堪称明代艺术珍品,昭王陵中一对仿朱元璋之人头龙为全国之绝。被誉为中国古代帝王陵中最精美最集中的地下宫殿。

上面的这枚门票就是僖王陵和昭王陵的门票,其他陵墓还没有发掘,所以也没有门票。


明蜀定王次妃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大梁村8组。该墓建于明弘治9年(1496),迁建后整座陵园占地面积7亩,围墙大门至明楼31.5米,墓冢直径10.4米,高1.8米。地宫坐东向西,神道位于地宫正前方,地宫墓圹平面呈长方形,地宫前端有用红砂石条叠成的挡土山墙,阶梯式墓道,地宫券顶分为前后两部分,地宫由封门墙、八字墙、墓门、墓室组成,墓室由前室、中室、后室及棺室构成。
1998年12月成都三环路南一段施工中,于琉璃乡潘家沟村12组地段发现一处大型砖室结构墓葬,经成都市考古队发掘清理,从出土的圹志记载确定,该墓为明蜀定王次妃王室墓。因国家建设需要,发掘清理后,整座墓葬迁至龙泉驿区十陵镇异地保护。这枚门票的背面说明,被纳入“明蜀王陵全国文保单位”,但是笔者查了很多资料,也没有看到是什么时候被纳入国保范围的,还请了解的朋友指点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