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上的名画(69)《拾穗者》—米勒

陈涛
显示日期2015-10-10;访问次数:482; 电脑端

proxy (2)_缩小大小.jpg

法国奥赛博物馆2010年门票

  【画名】《拾穗者》(Des glaneuses)

  【作者】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 ,1814-1875)

  【年代】1857年

  【尺寸】83.5cm×111cm

  【馆藏处】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在西方美术史上,有一位“泥土上的英雄”,他就是法国的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米勒以“我出自农夫,也将为农夫死”的心愿描绘着他所熟悉的世界。《拾穗者》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

  米勒出生于农民家庭,在他眼里,大自然有着“无穷无尽的壮观景象”。他曾经因为他的“乡下佬模样”和质朴的画风被冠以“森林中的野人”的绰号。他试图把人们引入土地的深处,在开阔而又静穆的景观中去感受大地的沉重和充实,体会土地与农民相孕相生的命运。

   《拾穗者》中的三个妇女正在收割后的田地里拾麦穗,用来补充家里的食物。她们的身后是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不过好像这和她们毫不相干。三个农妇穿着粗布衣裙和沉重的旧鞋子在低头拾穗,在她们身后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此时此刻,她们的注意力都被地下的麦穗吸引着,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用左手快速地拾着,右手握着一大束麦穗的同时,还压着身前装着零散麦粒的口袋,看得出她已经小有收获;扎蓝色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重量;戴黄色头巾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掉的麦穗。农妇们就是如此往复地劳动着,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通过远处的收割场面,我们可以发现这田地并不属于这三个拾穗的妇女,远处那个骑马的人才是这田地的主人。

  在当时的法国乡村,一些贫困的妇女和儿童有到别人田里去拾穗的习俗,这是根据古希伯来人的法律而沿续下来的习俗。古希伯来人用宗教教义的形式将这些写进了经文:“你在农场收获时,不可拒绝拾穗者,应该让贫苦的孤儿寡妇去拾取落穗。主是你的神,他还会让你的田地获得丰收。”《拾穗者》呈现的就是这样一派平和而安详的秋收时的场景。

  米勒没有正面描绘她们的脸,也没有作丝毫的美化,她们就像现实中的农民一样默默地劳动着。在造型上,米勒用较明显的轮廓使形象坚实有力,很好地表现了农民特有的气质。画面的色彩沉着,加上丰富细腻的柔和调子,使作品在纯朴浑厚中,具有撼人的力量。罗曼?罗兰曾评论说:“米勒画中的三位农妇是法国的三女神。”

  1848年二月革命后,巴黎的沙龙开始不受官方检查制度的控制,米勒也常能把自己的作品送交那里展出。1857年,《拾穗者》在巴黎沙龙展出后,引起了资产阶级舆论界的广泛注意。一些评论家写文章说:画家在这里是蕴有政治意图的,画上的农民有抗议声。《费加罗报》上的一篇文章甚至耸人听闻地说:“这三个突出在阴霾的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民众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 对有些评论家将《拾穗者》解释成政治作品,解释成对贫苦、对劳动的控诉,米勒感到十分反感,他说他从来没想过在绘画中控诉劳动,反叛劳动,他想表现的只是简单的劳动场面。

  米勒作《拾穗者》的那一年,家里穷得常常断炊。为饥寒所迫,他只能把心血凝就的杰作《拾穗者》求售于人。有一个人因为可怜他,花了七八个法郎买下了这幅画。然而米勒死后数十年,《拾穗者》开始被收藏家们追捧,纷纷出重金购买。

proxy (3)_缩小大小.jpg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5-10-10 04:53:25

介绍的非常好。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5-10-10 04:55:02

欣赏名画,眼前浮现出儿时利用假期拾麦穗的情景。本文对绘画作品的解读更是细致入微。谢谢!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5-10-10 05:23:20

欣赏了!谢谢!!!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5-10-10 07:14:46

这幅画在80年代曾来中国展出过,我有幸亲眼观看了这幅名画!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5-10-10 07:20:41

欣赏名画,学习知识.谢谢!!!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5-10-10 08:12:04

中国农民和外国农民一样都是勤劳的、俭仆的。欣赏了。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5-10-10 08:39:11

谢谢介绍!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5-10-10 09:58:29

谢谢介绍!

姓名:雨人; 时间:2015-10-10 09:59:00

这幅名画大家都会熟知的!!!

姓名:胡保平+0请;25; 时间:2015-10-10 10:17:47

了解了创作的时代背景,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表达内容。

姓名:甄文兴; 时间:2015-10-10 10:36:53

谢谢,学习了!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5-10-10 11:21:31

对外国名画知道的真不多,但《拾穗者》却是有所耳闻的名画之一……通过陈老师的介绍,有了更多的了解。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5-10-10 12:49:29

谢谢陈老师的详细解读。

姓名:汤汉军; 时间:2015-10-10 13:29:11

欣赏了!谢谢!!!

姓名:刘运峰; 时间:2015-10-10 15:37:25

分析的入木三分,我小时多次在人家割麦后去拾麦,炎阳当头,手被扎破,扔拾麦不息。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5-10-10 15:43:02

名画,谢谢介绍!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5-10-10 17:45:19

终于再次欣赏到了自己知晓的一幅名画!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5-10-10 18:26:04

谢谢介绍!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15-10-10 18:41:23

学习了。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5-10-10 19:33:59

欣赏了,谢谢介绍!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5-10-10 20:14:48

这幅世界名画印象深刻!谢谢介绍!!!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5-10-10 21:03:55

陈先生如此多的外国博物馆的门券与大家共赏,谢谢了。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5-10-11 14:28:31

欣赏了!谢谢!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5-10-11 18:27:58

《拾穗者》画作,反映的农民对粮食的珍爱,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不管他们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农民。只要经历过辛勤劳动的人们,他们一定懂得珍惜。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