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荣幸能与在座的各位领导、我的老师券友一起畅谈、交流非常高兴!利用这次研讨会机会,我把《赶考》专题的再创作过程简单汇报一下。
一、当初想法圆满实现
集券多年券藏渐丰,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搞个“三部曲”,来展现我的藏研成果。选用古近代史券,组一部从远古到鸦片战争的专题,以展示中华五千年历史发展的概貌。——《中华文明》
选用近现代史券,组一部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专题,以展示在这百年历史长卷中,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篇章。——《峥嵘岁月》
组一部新中国诞生至今六十多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经国内、国际风云变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取得辉煌成就的展集 ——《进京赶考》
以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树立、及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我们爱国主义情怀! 今天非常高兴的告诉大家:通过这些年不懈的努力,我的这个愿望已经实现了!
2002年《峥嵘岁月》券集在哈尔滨荣获全国第十三届旅游门券收藏展“二等奖”。
2004年《中华文明》券集在重庆荣获全国第十四届旅游门券收藏展“优秀奖”。
2007年《进京赶考》券集在黄石荣获全国第十五届旅游门券收藏展“银奖”和“专题创新奖”
之后2009年在石杰老师的推荐鼓励下《赶考》券集又在《门券博览》春季号亮相。由于原作是45个贴片,这次券刊要求使用36个贴片。减少9个贴片我有些不舍,“忍痛割爱”哪几张贴片,为了难。这个过程宿景周老师助了我一臂大力,我感谢不尽!使我对宿景周老师的学识,儒雅和长者风度充满敬佩!
二、创作难题迎刃破解
康立群老师在《门券博览》08年秋季号《一个好的标题就是成功的一半》一文中说的,“如何用门券展示新中国成立后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一直是券界未能很好解决的一道难题。这里既有门券自身的局限性,更有一个体现什么主导思想的问题。天津的王述育先生为此付出的时间,精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康老师这段话,虽然我不敢当,但实在是把我创作中遇到的都说明白啦!我由衷敬佩康老师!
自己虽然多年来对中国历史,革命史等题材情有独钟,有些心得。但如何用45张贴片的章节与门券“结缘联姻”来很好诠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60年来充满激情与奋进,曲折探索与开放历程,对我仍是很大的挑战。当然也有创作后意犹未尽的享受。过后经过长段时间的准备、学习、摘编,如《世纪中国》《中国共产党80年大事聚焦》等历史文献和资料。我的头脑有了影像,手头有了积攒。经过“三精(精思,精选,精练)”,终于斟酌敲定了44张贴片“四字”标题和相应文字内容,为《赶考》展集铺好了架构。
另外,组好这部展集,需要一定量的解放初期、文革前后的门券和展券。这个难度集券人都知道,没有一定的藏研积累是作不下去的,就是勉强应对也会貌不惊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现在大家看到的这部《赶考》展集中有由毛泽东主席等署名的庆祝建国十周年大会请柬;有51年土地改革图片展招待券;有56年上海工商联合会庆祝公私合营联欢晚会请柬;有62年由陈毅副总理等署名、封面篆刻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字样的新年晚会请柬;有67年用汉藏两种文字书写的西藏《农奴戟》阶级教育展览参观券;有76年10月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粉碎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伟大胜利的百万群众大会请柬;有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学雷锋等等展券请柬,可以说枚枚精彩。尤其是69年贵州举办的打倒新沙皇展览参观券、89年北京举办的“保卫人民共和国”展览请柬等更是弥足珍贵,绝无仅有!所以说《赶考》这部展集的素材还是比较厚重的。
三、精雕细琢更上层楼
于国琪老师在《门券博览》2007年冬季号“异彩纷呈皆佳作,更上层楼寄未来”一文,对全国十五届门券展部分作品感悟一文中提到的:《进京赶考》仍在继续着波澜壮阔的赶考,是一部极富政治宣传教育意义的作品,与其他作品相比较,我更推荐具有较强思想性的专题,《进京赶考》便是值得推荐的一部好作品。
这次宜宾邀请展前的春节期间,刘向东老师就表示对这部展集寄予厚望,希望精雕细刻更上层楼。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与鞭策,使我鼓起勇气再创作。
展集前言是脸面和灵魂。这次对《赶考》前言进行了更加贴近当前形势、目标、任务的撰写其中写道:《赶考》号召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60年的应试,成就了共和国的富强和辉煌,但是中国依然面临复杂的环境和严峻挑战,共产党人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仍需不断书写答卷,继续筑梦“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
突出主线,挖掘内涵。这次增补的目录有:
在第二卷“保卫共和国的成果”中增添了“抗击非典”,这段至今令国人难忘的题目内容。
在第三卷“绽放中国梦的辉煌”中增添了“航天辉煌”,谱写中国航天追梦的题目内容。
在第四卷“坚持无产阶级党性”中增添了“党性本色”发扬坚持“两个务必”的内容。
在第五卷“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中增添了“扭转乾坤”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伟大工程的内容。
筑牢这些《赶考》的基础后,为使《赶考》的主题更清晰震撼,又对《赶考》中的44个题目,用五篇“答卷”,即五个篇章的形式来集中演绎:
第一卷:捍卫新中国的尊严 八节
第二卷:保卫共和国的成果 九节
第三卷:绽放中国梦的辉煌 九节
第四卷:坚持无产阶级党性 九节
第五卷: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九节
另:这次除了在结构内容取得突破外,在贴片构思,背景配图,色彩搭配上也做了诸多尝试。
通过这一系列的“串联贯通,突破创新”,2007年的《赶考》展集得以“面貌一新,精彩亮相”,成功进入宜宾邀请展。在这里我要衷心感激刘向东老师。这部展集让他花费了不少心血,他的人格魅力,令人敬佩。是我集券生活中的莫大荣幸,也让我在组集思路与创作实践中受益良多!
至今我的思绪仍徜徉在《赶考》中,《赶考》这部展集远未结束,相信还会有新的解读。
最后我还想多说几句,这次宜宾邀请展我还有一部《抗战烽烟》展集参展。券研网的陈明新老师和王建池老师都给了悉心的指导和帮助,这其中的过程,非言语所能表达。在此我也要向两位老师表示衷心感谢!在此我衷心祝贺宜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旅游门券收藏邀请展圆满成功!衷心感谢展会的组织者!道一声你们辛苦啦!

此文为王述育老师在宜宾邀请展理论座谈会上的发言
[编辑 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