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中学习,伴行中成长
山西 胡保平
门券收藏研究网即将迎来建站十周年庆典,作为一名伴行券研网十年成长历程的券友,与网站凝结了深厚的情感,抚今追昔,感慨很多。我见证了券研网的发展,从中也获益匪浅。
一、初识券研网
2006年4月下旬,在太原参加华北地区首届门券交流会期间,河北券协的康立群会长,向我推荐成立不久的券研网站,并介绍保定券协副会长彭森和我认识,彭会长当时送我一枚网站开通纪念券,我回家后就按网址查到了券研网。当时的网站,还很稚嫩,栏目很少,只是一些动态信息和报道,浏览量相当有限,观看帖子,还没人跟帖。如果不是有人介绍,还真没有留意这个网站。

附;图1、券研网开通纪念券
二、见证券研网
券研网十年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6年至2009年,第二阶段:2010年至今。
在第一阶段的头四年,券研网处于探索试水阶段,还没有形成明显的特色,举办的活动不多,而且鲜有亮点。但亲民的风格,谦和的态度,对券友的尊重,对撰稿人的鼓励,已显示出网站的魅力,使人一踏入网站就不忍离舍。
第二阶段,从2010年4月开始,网站推出了首届“莲花奖”电脑制作门券展集竞赛活动,经过四个月的历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骄人成果,全国各地的七十多部作品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券友的关注和参与。更为可贵的是,陈明新老师在此期间,积极宣传电脑制作门券展集的有关常识,网上举办系列讲座,九月份还利用参加太原交流会之机举办了现场讲座。实践证明,券研网连续多年举办的电脑制作门券展集的竞赛活动,对于推动门券展集的普及和提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同年,券研网又趁势而上,推出了首届“莲花奖”征文活动,吸引了一批热爱理论研究和文化鉴赏的券友参与,并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
正是由于这两项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券研网的文化特色,逐步成为券界探讨门券收藏文化的重要阵地。
2011年春节期间,券研网又举办了“玉兔杯”诗词会友娱乐角活动,对活跃券友的文化生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提供了新的舞台,受到了券友们的交口称赞。
在坚持以上三个系列栏目的基础上,2012年年初,网站又推出了《雨人访谈》系列采访,多角度、多侧面地介绍了众多集券藏家的收藏故事,其中的经验和体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受到了券界的热捧。
此后券研网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栏目开始出现井喷,至今已创办了八个一级栏目,二十五个二级栏目,真正成为了券友们学习的窗口,交流的阵地,展示的舞台,成为广大券友喜爱的一方热土。
三、参与券研网
从结识券研网开始,我就是一位忠实的粉丝,对网站的活动十分在意,不仅及时关注每一个新贴,而且认真地回帖互动,在我的印象中,我是在网站跟帖的第一人,而且跟帖量多年来一直名列前茅。
从首届“莲花奖”电子展集竞赛开始,每届我都积极参与其中,为了做好自己的参赛作品,我对网上展示的每一篇专题,都要认真学习研究,无论从主题思想、文化内涵、作品题材、文字表述,整体布局,制作手法等方面找出优劣,要求自己尽量每部跟帖留言,发表意见,意在强迫自己认真分析,从中汲取可借鉴的有益经验。正是由于博采众长,我的参展作品才能在历次竞赛中脱颖而出,取得好的成绩。



附:图2、图3、图4、“莲花奖”电脑制作展集竞赛荣誉证书
我的门券理论研究文章,也是在参与活动中写成的。在参与首届“莲花奖”征文竞赛中,我的第一部门券论文《对比中显优势 创新中求发展——试论常规门券展示与电脑制作网络展示的异同》,就是认真分析研究首届“莲花奖”电子展集的发展趋势而撰写的。2011年我写的《第二届“莲花奖”展集竞赛给我们的启示——兼论门券展集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的论文,也得益于参赛的学习和体会。从此,我为自己制定的目标是,每年最少制作一部门券专题,撰写一篇论文,而且力争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这些年来,我一直坚持着,实践着,自加压力,从没动摇。而且,对于券研网的每次重大活动,都要挤出时间,积极参加。


附:图5、图6、征文活动荣誉证书


图7、图8、娱乐角活动荣誉证书
从2011年开始。我被网站多次聘任为“莲花奖”电子展集竞赛特邀评审员,有奖征文活动特邀评委,“玉兔杯”活动特邀赏评顾问。这些义务兼职,虽然占用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每次我都能克服困难,认真公正地履行相关职责,把握机遇,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正是由于这些年来积极参与了各种活动,才能在实践中敏锐地把握到券界的发展动向,紧密联系鲜活的实践,思考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



附:图9、图10、图11、特邀评委聘书
对于网站临时委托的一些任务,自己也是尽心尽力,努力完成,如2010年的同里会商、无锡论坛的系列报道,今年纪念全国门券收藏展举办三十周年座谈会随想等特邀稿件。因为我深爱着券研网,深爱着这里的券友们,深深为台前幕后的奉献精神所感染,所以,能为大家做些事,也是理所应当的。
通过多年来的积极参与,在实践中一次次把握住了学习的机遇,经受了锻炼,自己的电脑操作水平、文字表达水平、券藏知识水平、券集制作水平、理论研究水平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为今后充实的退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切,正是陪伴券研网成长的收获。
四、感恩券研网
券研网十年发展的成功之路,首先应归功于网站的创办者王建池站长,是他长期忍受着颈椎、腰椎的伤痛折磨,举全家之力,无私奉献,勤奋工作,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人格魅力,引领着网站前行。其次,应感谢网站全体编辑工作人员,是他们义务值守,操心费力才为大家提供了丰盛的精神大餐。此外,还应感谢热心网站的众多券友,是他们天天陪伴,踊跃撰稿,积极参与才保持了网站的勃勃生机。在这里大家比得是奉献而非索取,一纸薄薄的荣誉证和纪念券就是最好的奖赏和回馈。在这里大家享受的是互相尊重和真诚待人的温馨,自觉抵制尔虞我诈的相互倾轧。正是这种良好的气氛,吸引了众多志同道合的券友,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出券界发展的正能量。
五、寄语券研网
回顾十年的发展历程,券研网已成长为参天大树,肩负着券集创新、理论研讨的重任,在券界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我们衷心地祝愿券研网:坚持特色,不断开拓,在繁荣券藏文化的道路上阔步向前。我也真诚地希望:再陪伴券研网走过下一个十年,见证它更加灿烂的发展前景。

附图:12、“热心贡献奖”证书

胡保平先生近照
[作品编辑 张景生 网页编辑 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