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春节前去太原,绕道天津专门去扫国保,这次队伍扩编,郑州的小孙、帝都的崔姐和无锡的我,几人四面八方汇聚津门,外加本地的王哥,4人组团一起看了8个国保。大家彼此间有的素未谋面,但一见如故,相逢何必曾相识嘛。王哥尽地主之谊,在酒楼盛情款待,打车钱、门票悉数全包,真的让人感激不已。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群共有39处国保,如果全看都拍的话,绝对是个劳心伤神的工程,对国保党们杀伤力不小。五大道的建筑群分特殊保护、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3个档次,国保当属“特殊”行列。
“五大道”是个狭义的概念,指成都道、大理道等那5条街,而以建筑分散的范围来开,是个广义的五大道,有22条街衢组成,在这1平方多公里内,密密麻麻矗着2000多幢建筑,其中230多个最具代表性。建筑群都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英式建筑最多,兼有意式、法式等,形态上有平房式、楼式、公寓式,是军政商和外国名流等高端人物的居所地。



最后窗户上的4款彩色画为小德张所绘。
庆王府在重庆道,临街是个2层楼,里面是中西合璧式的3层洋楼,建成于1923年,是庆王载振在天津做寓公的豪宅。看介绍说,府邸由小德张亲自设计督建,小德张才华横溢啊,演戏、厨艺、设计、监理、绘画等等职称证拿了不少。载振不愧为满清遗贵,身退后依旧养尊处优锦衣玉食,楼的装饰即可窥见一斑。
庆王府是我此行五大道建筑中唯一收门票的地方,王府现在为饭店,他们广开财路,一方面提供物质消费,另一方面提供精神消费,是“两手抓”的楷模。游人得按他们划好的路线参观,不得随意串楼进花园,因为怕打扰他人吃饭。




这是所谓的门票,收10大元,然后在明信片后面盖个“拜帖”等字样。
广东会馆在鼓楼的不远处,是天津现存最完整的清代会馆建筑了。天津东携渤海,大运河、海河穿插,北通蓟辽,南达冀鲁,是京畿地理范畴内的重要城市。明清时就商帮辐凑,货栈林立,隆达而兴盛。
广东会馆和其他晋商、甬商等等会馆的一样,都是有着联络乡谊,互通信息,维护本帮利益等实用功能的。1903年时任天津海关道的珠海籍唐绍仪倡议集资筹建广帮会馆,他首捐4千两白银,天津四大买办之一的佛山籍的梁炎卿跟进,也捐银6千两,连同其它共筹银近15万两,为会馆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1904年在原盐运使署旧址上开始动工,1907年完美落成。似乎为了弄个纯种的岭南建筑,这里的砖瓦石木大都从广东买进,其实这个青砖建筑就是北方四合院的风格,外表简约,全无椰风蕉林处的泥塑、砖雕、灰塑等花里胡哨的装饰。
戏楼算是广东会馆的扛鼎之作了,这里面能找见精细繁复的潮州木雕的影子。戏楼分上下2层,楼上是包间,楼下是散座,能容几百号人共赏一台大戏。正中的戏台雕刻极其华美,舞台正面镶嵌着巨幅“天官赐福”的木雕,当年孙总统在此演讲过,梅兰芳、杨小楼等名角也献声过。



中国的大都戏台上的顶棚不是平棋、井口等天花板外就是藻井,会馆是外方内圆直径6米呈涡轮状的漂亮藻井。这个重约10吨的藻井最前面没有立柱支撑,以防止看戏者有视觉障碍物,所以用了隐藏性钢拉杆将它抬升,设计可谓心思尽妙。
有一段插曲,进门的时候要求检票的大哥给门票打孔,说票要收藏,结果他说,啥票到最后都是废纸片子,你最后大概能留在世界上的就是墙上暂时挂的照片。他的话似乎很对,但他忘了,有些游戏结果不一定要获胜,有些收获不在终点只在过程。




以下广东会馆的老票由王述育大哥赠与,再次感谢王哥的热忱周到!





【编辑: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